2019年乡村振兴“三个一”活动先进代表
李桥代表团代表原玉荣,一手抓脱贫致富,一手抓乡风文明建设,组织开展藤编大赛、广场舞比赛,开展“五星级文明户、好媳妇、好婆婆、五美庭院示范户”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,增加了群众的收入,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不断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,她是乡风文明推行者的先进代表。
砖店代表团代表刘玉喜,在全市率先把 21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中心社区,853户9963人已全部入住新农村,首批入围“河南省美丽宜居村庄”。在全县率先建成高标准爱心家园,已安置89户150人居住,有效解决弱势群体住房问题。2019年10月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,他是生态宜居示范者的先进代表。
孙召代表团代表杨金明,筹资新建600平方米村室1座,安装太阳能路灯52盏,清理沟塘6个,推进农厕改造90户,村容村貌显著改善;新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,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,提升群众生活质量。
余店代表团代表李华伟,依托河南蔡洪坊酒业,建设酿酒专用粮基地3000余亩,解决就业人口317人,受益农户600多户;爱心捐献50万元,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栎城乡代表团代表刘霞,依托龟鹿药业集团,采取“托管饲养、直接饲养”的合作帮扶模式,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,带动贫困户实现自主创业,每户增收3000元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。
孙召代表团代表张志良,依托河南麦佳食品有限公司,安排劳动就业岗位600多个,带动贫困家庭脱贫1249户,他是产业兴旺先行者的先进代表。
古吕代表团代表苗绿林,筹集资金300万元,修建全村道路5290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186盏,整修沿河护坡6公里,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。
月亮湾代表团代表王会军,长期致力于乡风文明建设,倡议制定婚丧嫁娶宴请规范并纳入村规民约。2019年参与调解家庭内部矛盾和邻里纠纷达60余起,有力推动了城郊村精神文明建设。
涧头代表团代表赵淑民,带领村两委清理危房267座,完成道路硬化17公里,清理陈年垃圾1253处,疏通沟塘16个,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。
余店代表团代表金红卫,发展无公害温棚蔬菜种植产业,建成667平方米大棚种植新品种红薯,每亩收入近4000元,带动就业800余人次,合计收入40000元,有效提升了农民收益。
顿岗代表团代表赵刚,引进班桃源田园综合体项目,带动全乡150户贫困户持续增收,巩固了脱贫成果;就近吸纳50多人到标准化编织厂就业,人均月收入近2000元,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、农村发展。
栎城代表团代表郭云霞,带领村委群众治理臭水沟塘1.7万多平方米,完成3600多米下水道管网改造工作,拆除违建房屋13座、旱厕33个,建成群众健身活动场所5处,初步实现“环境美、田园美、村庄美、庭院美”四美标准,她是生态宜居示范者的先进代表。
李桥代表团代表李运普,创办新蔡县伊星清真食品有限公司,带动80多人就业,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,公司年收入400万元,以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。
韩集代表团代表熊伟,创办河南搜神酒业有限公司,安排就业40余人次,帮助贫困户10户36人,修建房屋20间,经常为孤寡老人、孤儿送去生活物品,提升了群众满意度。
龙口代表团代表韩晋娜,建成1000平方标准化厂房,引进尚美服饰企业入驻,解决贫困户80户100人就业;成立海宽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,打造特色药菊种植基地360多亩,每亩收益可达5000元以上,总产值180万元以上。
黄楼代表团代表冯永丽,组织捐赠价值20万元物资;协调中国黄金集团组织开展“美好心灵”、“脱贫致富能手”、“好婆婆好媳妇”等文明创建评比表彰活动,共表彰126人次,有力助推乡风文明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。
弥陀寺代表团代表曹华运,筹资建设李弥路东西两侧新农村居住区,争取捐助资金5.6万余元,对居民区道路、下水道、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,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;建成标准化务工厂房、文化广场,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,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
今是代表团代表刘小伦,自2012年以来,每年重阳节前夕都自费为老人们送去御寒棉被和生活用品,以实际行动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,连续多年,为200多户老人送温暖。每年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纠纷、化解矛盾上百起,促进了邻里和谐。
杨庄户代表团代表李艳丽,创办金富达服装厂产业扶贫项目,与贫困户签订带贫合同,每年为贫困人口分红。2019年营业收入160万元,实现65人就业,仅此一项,每户年增收近2万元。